乳腺瘤是发生于乳房组织的肿瘤,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50%,有良恶性之分,但以良性多见。乳腺肿块是乳腺瘤较常见的症状,约90%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。肿块通常位于外上象限,其次是乳头、乳晕区和内上象限。肿块可能为单发或多发,大小、形态、边界、硬度和活动度各异。
乳腺瘤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,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。虽然大多数乳腺瘤是良性的,但仍有部分肿瘤具有恶性转化的风险。一旦肿瘤发生恶变,将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。即使经过治疗,乳腺瘤仍有可能复发。
西医的治疗手段通常包括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等多种方式。这些治疗方式虽能够控制病情,但也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损伤。比如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乳房形态的改变,影响女性的身体形象;放疗和化疗则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,如疲劳、恶心、呕吐、脱发等,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患有乳腺瘤的女性同时还会面临心理压力,如恐惧、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长期的心理压力还可能导致患者内分泌系统的紊乱,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。
对于此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,中医则以“清肝解毒法”来治疗。
缩小乳腺肿块
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陈中刚主任指出:“面对威胁女性健康的乳腺瘤,中医提出了清肝解毒法这一治疗思路,也就是通过调理肝脏功能,疏通气机,同时清除体内的毒邪,以达到调和气血、软坚散结的目的。”
疏肝理气:
“肝喜条达而恶抑郁”,选用如柴胡、香附等药材,旨在疏肝解郁,恢复肝脏的正常疏泄功能,使气血运行顺畅,减少痰瘀的形成。
清热解毒:
针对毒邪内蕴,中医常用金银花、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效力的药材,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,净化内环境,为乳腺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。
活血化瘀:
乳腺瘤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局部的气血瘀滞,中医通过活血化瘀的药物,如丹参、赤芍等,促进血液循环,有助于肿块的消散。
上述治疗理念很好的体现了中医调和阴阳、平衡脏腑的治疗特色。正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所言: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。
虽然每个人的体质与病情不同,反应各异,但不少患者表示,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,乳房的胀痛感减轻,肿块也有所缩小,更重要的是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改善,生活质量得到提升。
肝气的舒畅,气血的调和,使得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得以激活,从而促使肿块逐渐软化、缩小。这一过程虽然相对缓慢,但却更加平稳,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和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,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治疗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