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西医标准化
中西医的不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谈到这个话题,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的陈小平主任打开了话匣子,他说:“西医对于肿瘤的治疗,往往基于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与研究成果,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方案。从手术切除、化学疗法到放射治疗,每一步都遵循着严格的指南与标准,旨在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进展,延长患者生存期。”
这种治疗模式的优势在于其科学性和可复制性,确保每位患者都能接受到基于新研究成果的治疗。然而标准化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“一刀切”,忽略了患者之间因体质、生活习惯、心理状态等因素导致的差异。
二、中医个性化
中医对待肿瘤的态度更加细腻且个性化,诸如《伤寒杂病论》等古籍中早已蕴含着“因人制宜”、“同病异治”的哲学思想。
陈小平主任一针见血的指出:“肿瘤的形成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,每个人的体质、情志、生活环境不同,其病因病机亦千差万别。”
因此中医强调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全面收集患者的信息,从而判断其阴阳失衡、气血瘀滞的状态,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个性化治疗的核心在于“调和”,而非简单的消除。
中医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灵活运用中药(如具有扶正固本、活血化瘀效力的药材)、食疗、情志调节等多种手段,旨在恢复患者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,促进内外环境的和谐,努力帮助患者达到“带瘤生存”状态,并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