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小平主任指出,在中医理论中,胸闷气短被归类为“胸痹”、“短气”等范畴。胸闷气短是指胸部有压迫感,呼吸不畅,甚至感觉空气不足的症状。中医认为,胸闷气短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气滞血瘀:情志不畅、忧思恼怒等因素会导致气机郁滞,进而影响血液运行,形成气滞血瘀,出现胸闷气短。
痰湿内阻:饮食不节、脾失健运会导致痰湿内生,阻滞胸膈,引发胸闷气短。
心肺气虚:久病体虚、劳倦过度会损伤心肺之气,导致心肺功能减弱,出现气短乏力。
热毒内蕴:感染邪毒,热毒炽盛,会影响气血运行,导致胸闷气短。
虽然胸闷气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,但它并不一定是癌症的早期症状。胸闷气短的病因非常复杂,除了上述中医提到的原因外,还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况:
心血管疾病:如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,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胸闷气短。
呼吸系统疾病:如哮喘、肺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等,也会引起胸闷气短。
焦虑和抑郁:精神因素也是胸闷气短的常见原因之一,焦虑和抑郁患者常常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。
内分泌疾病: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,也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的症状。